山西临猗双塔寺 北宋塔基地宫清理简报--临猗图书馆
  图书馆动态  
  • · 工作动态
  •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书馆动态 > 工作动态  
    山西临猗双塔寺 北宋塔基地宫清理简报
    时间:2021-03-25 09:08:44 信息来源:临猗图书馆 点击:

     

     

        1995l,山西省临猗县原双塔寺西塔地宫被盗掘,县博物馆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塔宫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清理中发现,宫室虽受损毁,但幸喜宫室内的器物未被扰动和盗窃。经认真清理,出土珍贵文物20余件,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

     

    双塔寺与双塔 

     

        双塔寺位于临猗县城北隅。寺创建时代无考,据清理出土的塔宫宫碑记载,该寺在北宋前名“永福院”,宋代名“妙道寺”, 清康熙年间更名“雁塔寺”,后又名“双塔寺”。 历代寺院佛殿巍峨,僧人数千,为当地名刹。今寺院已毁,仅存双塔。

        双塔分东、西两塔,其间相距80米。东塔坐东向西,砖灰结构,方形七级楼阁式,高约40余米。第一层西面辟拱状券门,塔中为佛龛,以上为实心塔柱。一、二层密檐下有砖雕仿木构四铺作斗拱,三至七层均为迭涩伸出或收刹塔檐。三、四层西面各设拱状隐形券门,四层檐下饰斗拱把头作交项状。五、六、七层,四面均有四根倚柱,柱上为砖饰斗拱,支撑在檐下。在此三层西面的倚柱中间,各饰一隐形拱状券门和两个直棂窗,与西塔遥遥相望。东塔创建时间无考,但从其建筑形状和布局方位考察,或应建造于北宋时期。

        西塔建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坐西向东,砖木结构,方形九级楼阁式,高约40余米。第一层塔檐下砖雕仿木构四铺作斗拱,檐上又作一斗三升,支撑着平座。二至六层腰檐为平座。除一层外,以上二至六层四面均有倚柱四根,柱头饰斗栱把头交项作。倚柱之间,正中设隐形拱状券门,两侧为隐形直棂窗。三层南面、四层西面、五层北面各辟一拱状券门洞,直通塔中。

        塔体第一层东面辟一拱状券门,与东塔西面券门遥相呼应。券门两旁设门柱石,柱石上方为一半圆形门楣石。两石柱上各阴刻一供养菩萨像,每像均头戴花冠,颈佩璎珞,璎珞交叉穿环于腹前,缠绕在膝下和膊腕之间。身着天衣,腰系结带,双手执一长茎莲花,茎上饰含苞待放的莲蕾,竞相盛开的莲花,蒂结的莲籽和舒展翻卷的莲叶。神态安然自如,双方相对,跣足侍立在莲台上,下有云朵相托。门楣石上,阴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正中佛螺形发髻,有火焰状项光,头顶四道佛光分左右上升。双手举胸前做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身旁左右各有一弟子,一人手捧经卷,一人双手合十。二菩萨头戴花冠,项佩璎珞,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均一手拱于胸前,一手下垂覆在膝上,斜向佛祖,面带微笑,似聚精会神聆听说法。以上图像,雍容丰满,线条圆润流畅。

     

     

        塔门内正中为佛龛,高3.7、四壁1.5米见方。龛顶藻井式,龛壁四周涂以朱色,西壁上中绘有佛像的白色头光,为供奉佛祖之位。

        塔体一层由外壁、走廊梯级、塔心柱三部分组成。塔券门南侧砌筑内绕走廊梯级,从此入内绕塔南通道向上,经西、北面的走廊台阶,顺时针攀旋而上,直至二层东面拱券门中。门外通腰檐平座,可沿塔体攀旋四周。拱券门内通塔心,塔心中空,正方形,直通塔顶。

     

    西 塔 地 宫

     

        西塔基为7×7米正方形,深5米。系挖掘出原土层,再回填夯打而上。回填方法为一层黄土,一层瓦砾。土层厚度2080厘米不等,瓦砾厚度大都10厘米。地宫砌筑在回填土层2米以上的中间。

     


        地宫位于西塔基下1米多深处,塔与地宫上下垂直。地宫坐西向东,以砖、灰、泥浆砌筑。平面方形,四角攒尖顶,地面方砖铺陈。宫室长、宽均1.68米,宫顶至地面高1.73米。

        地宫宫室用33×33厘米方砖砌筑,壁墙高1.08米,临地面三层壁墙底砖,一、三层各出跳5厘米,二层向内收,为壁墙根基。壁墙上端,圆周一圈同出跳5、高10厘米的室肩,其上为叠涩式宫顶。宫室东面壁墙正中,辟一拱券门洞,高98、宽61厘米,门洞内用长方形砖堵封。从砖缝隙探测,进深约70厘米。门洞两侧壁墙上以白色覆涂,各用黑线条绘画护法天王像,天王头戴冠,身着甲,一手执剑在胸前,一手握拳或扬掌在腰间,分左右守在宫室门两旁。南、北、西三面壁墙上,各雕饰两根倚柱和一门两窗。倚柱为六角形,高68、宽10、出跳3厘米。柱身涂以白色,自下而上用黑色绘画着七组莲花,每组三瓣。柱顶为砖雕斗拱,高21、宽44、出跳10厘米,栌斗下端用朱色绘有莲瓣,上端涂以朱、黑两色。栱以朱色勾边,内涂白色。前昂分别用黑线勾画几何形图案,内涂抹有朱、黑、白等多种颜色。斗栱中间又装置着砖雕云栱,高24、宽30厘米。宫室四角均装置角栱,绘画涂色与斗栱基本相同。

     

     

        三面倚柱中间,各用砖砌筑一门,门外以一凹形砖为边沿,用2厘米宽的黑线勾边,内为门柱门框。门框上正中,分别粘贴着直径8厘米的砖雕八角形图案,上涂白色,绘以大、中、小三圈黑线。门框内,用33×33厘米的方砖,砌在凹入壁墙2厘米处,作为门扉。其上涂以朱色,用黑线勾画出门框、双扇门。门上绘四排门钉,每排8颗,上两排门钉下,有两个铺首门环,两根黑色横线穿插在门环内外,为关锁之状。其中西面的门扇是用两块长方形砖砌筑,南边的一扇中间向内推进2厘米,为半开之势,透过门隙可看到深处内墙,有朱色绘画着条条曲线,似佛光照射。倚柱两侧,各用3块斜棱竖砖砌筑为凸凹窗棂,以2厘米黑线勾边。高25、宽20厘米,内涂朱色。窗棂上方,为一条高10厘米白灰带,上以朱、黑色绘画着缠枝牡丹。倚柱上端与斗栱接连处,绘有一条高6厘米的朱色带,圜绕三面壁墙,其上为斗栱支撑的宫肩。

     

     

     

        宫顶为四角攒尖式。宫壁上端用33×33、厚5厘米的方砖,以泥浆为料,平铺叠砌。每层出跳约10厘米,拱14层,券旋收杀而上,直至宫顶。顶端用一方砖覆盖收合,其上涂以白色。宫顶正中,用白灰粘贴一直径21厘米的铜镜。整个塔宫建造坚固,彩绘华丽。

        塔宫中央,坐西向东,以砖、泥浆砌筑一长方形束腰须弥座,高50、宽78、长113厘米。座上供放一合石函。打开石函,函槽中供放一具银棺,棺上覆盖两层黄绫绢。银棺前和左右两侧,倚函内壁各倚立着一枚铜镜,四周供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佛骨舍利,其上散撒着古钱币。银棺内满盛舍利子,正中供养一枚“佛牙”和两个彩色葫芦形玻璃瓶,瓶内盛着细小的舍利子。

        石函前须弥座边沿上,摆放古钱币93枚。座前倚立宫碑一通。碑前供养一长40、直径3厘米的佛骨。其前为一祭祀白瓷碗,碗中满盛灰迹。石函南侧,平排堆放着两摞方砖,每摞10块,其上供奉一具描金木质椁棺。棺内又供放三具小木棺,其内供养6枚“佛骨”。描金棺前,供有两座小木塔。椁外有一黑釉长颈舍利瓶。出土时,木椁左侧挡板朽落在宫室地面,前挡板向外倒落在砖摞上,木塔倒压在挡板上,黑釉长颈舍利瓶则压在木塔上。宫室东南角地面上,供养着诸佛灵牙舍利、顶骨、指骨等80余枚。

     

    出 土 器 物

     

    1.石函

        石函为青石质,长方形,通高50、长93、前宽62、后宽57厘米。分函盖、函体、函座三部分。

     

     

     

        函盖顶平面60×33厘米,其上四周边沿5厘米中,阴线刻曲纹图案。四周斜肩11厘米,前、后斜肩中各浮雕牡丹与忍冬纹,两侧浮雕缠枝牡丹。立沿5厘米,阴线刻着云纹与花草纹。

        函体前高32、后高30、前上宽50、下宽54、后上宽49、下宽51、长78厘米。函体上临边沿9厘米内,镂空长60、宽34、深22厘米的内槽,为供养银棺、佛牙舍利。内槽口沿一周,錾刻为高2、宽2厘米的凸出石棱线,为函盖扣合之用。函体前面正中,高24、宽23厘米内,镌凹入2厘米,内雕刻有圆柱、门框和双扇门。其上涂以朱色,用黑线勾画门框、双门扇。门上5排门钉,每排6颗。在上第3排门钉中,画有两个门环,并用圆形泥片粘贴在环中。石门左右两侧,分别阴刻一尊护法天王像,头戴花盔,背有火焰状项光,身着铠甲,腰系宝带,一手执剑,一手握拳,立在云朵上。  

     

     

       

        下端边沿6厘米的双线条框中,平排錾刻七个火焰状壸门。函体两侧,分别各錾刻五名比丘,十人身着袈裟,面向函前做哀悼状。每侧第一人均手持带柄香炉供养。函体下端,均浮雕着缠枝芍药。函体后面,为一錾凹的火焰状壸门,中间浮雕着一朵大牡丹。

     

     

        函座为两阶。长93、前高16、后高15、前宽62、后宽57厘米。第一阶高11厘米,座前与左右两侧,均为錾凹的火焰状壸门,内覆雕着牡丹,前三朵、两侧各五朵。石函造型凝重,雕刻细腻。

     

        2.地宫碑

     

     

        宫碑为青石质。高36、宽53、厚8厘米。碑面上、左、右三边沿,均阴刻宽2厘米的忍冬纹,下端边沿为曲线纹。碑中从右向左刻文,楷书,25行,425字。碑首为“大宋河中府猗氏县妙道寺创建安葬舍利塔地宫记”。碑尾为:“熙宁二年岁次己酉拾月甲午朔玖月壬寅葬”。同时碑文记载有撰文人、书写人、刻石人和修塔匠人姓名。

    3.银棺

    银棺钣金成形。前高26、后高20、前宽18.5、后宽14、长33厘米,重1100克、通体为棺盖、棺体、棺座三部分组成。

    棺盖为半圆弧形。长27.5、宽18.5厘米,套盖在棺体上,可开合。盖上自前至后锥鍱有7条花果纹饰长带。正中一条以珍珠纹为地凸刻缠枝菊花图案;两侧以鱼子纹为线条,各錾刻着卷草纹带,其两外侧,以珍珠纹为地,浮雕缠枝花果纹带,两侧边沿,则以锥鍱凸起的花枝图案,纹饰间錾以珍珠纹。棺盖周边,竖装置着雕镂的卷枝花草纹。棺盖前端,横向钮接一月弓形云片,高6.5、宽18.5厘米,云片为弧边沿为云纹状,其上锥鍱着一周连珠纹。云片中,以珍珠纹为地,模压凸起的图像。正中为化佛,结跏趺坐在仰莲座上,左右分别为两尊供养菩萨,两侧分别为浮雕缠枝花纹。云片左右两端,各装置一锥鍱的飞龙,口衔宝珠,昂首扬头。云片下端,并排悬吊着五枚银花片。

        棺体由一银片装置而成。前高16、后高12.5、前宽12、后宽9.5、长20厘米。棺体前档中间,压印着一凸起的门框,高7.5、宽6.5厘米,内錾刻棺门两扇,上有乳钉3排,每排6颗,在上一排乳钉下,左右各装置一铺首,上悬吊门环。门楣上方,以细小珍珠纹为地,凸雕一牡丹花纹。门框两侧至门楣之上,錾刻一周卷草纹,门楣上方为一阴线刻的大团花。棺门两侧边沿,自上而下,各竖刻有一行铭文。右为:“纠首乐仕政、邑人薛智、姚智顺”。左为:“邑人张仕广、侯文质、杨正、翟贵”。

      


     

        棺体后档中,阴刻一方框,高6.5、宽5厘米,内以模压凸起门钉,3排,每排6颗。上第一排下,有两个突起的门环。门框两侧从上至下,竖刻三行铭文。右两行为:“熙宁二年十月二日,解州安邑县打造观榔人张文立记。”左一行为:“同造作人东京采能记。”

     

     

        棺体两侧,分别錾刻内容相同的人物画面,即诸天降十二部天乐迎佛入涅槃境,左侧为:前导二人执钹,扬膊击乐。后四人双手合十,排列为四方形。正中一人,手执长茎莲花,做迎佛状。其后有两个鬼卒,面目狰狞;右侧:前为四人击钹,中为迎佛人,后两人双手合十,前行迎送。

        棺底床大于棺体,前宽14.5、后宽12、长24厘米。棺床上,沿棺体四周装置着围栏、望柱。围栏中为锥鍱镂空的花草图案。四周均设有栏门,循栏内可环绕棺体一周。栏围下装置着鍱花床帷,床帷为三角形,边沿云纹状,中为镂空的牡丹花枝。前后各一、左右各二。围栏下四角,各悬吊着一银铃。

        棺座由一银片模压而成。三阶。高4.5、前宽14、后宽12、长13.5厘米。自下而上,四周为收刹形,逐阶渐小。第一阶四周为镂空的云气纹;二阶为锥鍱凸起的卷草纹;三阶为浮雕的莲瓣纹。座上中央,装置长14、宽4.5、高2厘米长方形台座,四周为镂空的花纹,支托在棺体下。台阶四角,各装置一浮雕的力士像。四力士各圆睁双眼,赤膊袒胸,腰系结带,分叉两腿,一手叉腰,一手托起棺底。姿态威武。整个银棺,制作精巧,装饰华丽,为佛教金银工艺之精品。

    4.彩色绞料葫芦形玻璃舍利瓶

        瓶高5、口径0.6、腹径2.6厘米。以紫、褐、蓝、黄等多色玻璃绞合吹制而成。呈葫芦状,敛足平底。器形秀美,色泽鲜艳。瓶内盛有细小的舍利子,原放在银棺之内。

     

     

     5.青色葫芦形玻璃舍利瓶

        瓶高4.2、口径0.6、腹径2.6厘米。葫芦形,收足平底。以青色玻璃吹制而成。器壁脆薄,清莹透彻,从外可清晰看到瓶内的舍利子。此瓶供放在银棺内。

     

     

     6.“佛牙”

    “佛牙”长8、宽2.2、厚2厘米。呈褐黄色。经鉴定为马牙。出土时供奉在银棺内。

     7.铜镜4

    1)八花龟背纹锦地镜

     圆形,素宽平缘,直径21厘米。花瓣圆纽。座外一双线小方框,四内角各一小花团。方框外又一菱形大方框,其四内角各一大花团。大方框外,满铺龟背纹,形成以地纹上衬托花纹的构图。此镜用白灰粘贴在塔宫顶端。绿锈斑较重。

    2)交枝四花镜

     圆形,素宽平缘,直径18.2厘米。小圆纽,葵花形纽座。座外四株交枝花环列一周,花枝交叠,枝头一朵盛开的花瓣,叶瓣与花瓣形状相同。此镜供放在石函内银棺正前方。

    3)八花龟背纹锦地镜

     圆形,素缘,直径15.8厘米。花瓣圆纽。座外一双线小方框,框内四面为一周花瓣,四内角各一小花团。方框外又一菱形大方框,其四内角各一大花团。大方框外满铺龟背纹。此镜供放在石函内银棺右侧。绿锈斑较重,边缘残损。

    4)素面镜

     素宽缘,直径12.5厘米。圆纽。素面无纹饰。边缘较薄。此镜供放在函内银棺右侧,绿锈斑严重。

     8.“佛骨”

     115枚。其中有顶骨、指骨、脊椎骨、臼窝骨、股骨、腿骨等。“佛牙”居多,达87枚。最大一枚牙床骨长15、高8厘米,上有9枚牙齿。另有一枚“佛牙”长11、宽6厘米。脊椎骨一枚,为三角形,长26、高20、厚10厘米。此组“佛骨”供奉在石函内。

     9.古钱币

     通宝7、至和元宝10、嘉祐元宝5,嘉祐通宝3、治平通宝10、残99枚。散撒在石函内“佛骨”之中。其中,贝币2、五铢1、开元通宝4、乾元重宝1、太平通宝4、淳化元宝2、至道元宝5、咸平元宝6、景德元宝6、祥符元宝14、天禧通宝4、天圣元宝5、皇宋破不清21枚。

     10.舍利

     三千余粒。大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颗粒,白色居多。细如芥子。其中大多数是细小磨圆的石英石。散撒在石函内“佛骨”中。

     11.木椁

     为内外两套。外套高19、长49、宽42厘米。木椁下端四周,装置着宽4厘米的浮雕仰莲,莲瓣为三层,涂以朱色。内套木椁高9、长41、宽32厘米。内外椁板均髹以酱色漆面,细腻光润。椁前与左侧挡板朽毁,漆皮脱落。

     12.描金木棺

     木棺长36、前高31、后高28、前宽26、后宽18厘米。由棺盖、棺体、棺座三部分组成。

     棺盖为半圆弧形。用9块宽3、厚0.7厘米的木板装置而成。木板接合处,均用削尖的小竹钉装钉。盖面上,用金色绘牡丹花纹,纹饰间涂以朱色。棺盖前端横向装置一月弓形木板,上为圆弧形,下为内凹云纹状。月弓中以金色绘画缠枝牡丹,空间填以朱色。出土时,盖上覆盖着两层黄绫绢。

     棺体前挡板中,装置一朱色双扇门,门上以胶汁浇铸四排门钉,每排10颗,上一排下,绘有两个门环。门楣上方,以金色绘牡丹花纹。棺体两侧,以金色绘花草图案,花间髹以朱色地。棺体四周,装置着镂空的花栏杆,栏围涂以朱、绿、白等色。

        棺座为三阶。自下而上逐阶收刹。每阶四面均分别用金、朱色绘花卉图案。棺前正中,从地面至二阶上,装置有一座拱桥,宽7、长10厘米,桥两侧设有花围栏。棺体与棺座均为中空。全棺制作精巧,装饰华丽。因朽损严重,无法复原。

     

     

     13.木棺三具

    1)花草纹木棺

     木棺长20、高5、前宽14、后宽11厘米。用厚0.7厘米的木板装置而成。中空。通体涂以淡白色,四侧均以黑线绘花草,花朵中涂以重白色。此棺放置在描金木塔内,已朽损。

    2)壸门木棺

     棺长19、高6、前宽11、后宽9厘米。中空。通体涂浅白色,棺体四周各以黑线绘火焰状壸门,内为一大花朵。前后各1,左右两侧各2朵。出土时,置于花草纹木棺内。

    3)花卉木棺

     棺长16、高6、前宽10、后宽7.5厘米。中空。通体乳白色,棺体四周均以黑线画有小花朵,前2、后1、两侧各3朵。出土时,置于壸门木棺之内。

     14.“佛骨”

     6枚。为长10、宽6、高9厘米的蹄骨切削而分的。经鉴定为骆驼蹄骨。供奉在木棺内。

     15.黑釉长颈舍利瓶

        瓶高18.5、口径5、腹径10厘米。侈口、长颈,圆肩鼓腹,浅圈足,稍向外撇。通体黑釉,圈足无釉,瓶中盛有舍利子。此瓶供放在木棺之前的砖摞上。

     

     

     16.木塔

     木塔两座。六面3级,高均21厘米。塔体由一木削制而成,自下而上为收刹形。三级腰檐,均用木质雕刻为六角形飞檐。檐上为斜坡,下为平面,中锉为六面形洞,套合在塔体上。三层以上塔顶为刹座、刹干、刹顶宝珠。塔身涂以白色,腰檐与塔体套合处及飞檐垂脊分界处,均用朱色勾画线条。塔顶座、干、宝珠分别涂以朱色。其中一座木塔在第一级檐下的六面塔体上,分别用黑色自上而下书写:“大张坞村□□、小曲村章□、小曲村曲信、南禹场侯士元,南卓村侯祯。投全”。木塔出土时已腐朽,其中一塔被压破碎。

     17.白瓷碗

     碗高78.5、口径17厘米。侈口,圜底,微收腹。外口沿向下釉面45厘米不等。腹下与圈底未施釉。碗内盛有灰烬,其上遗存着焚烧纸灰痕迹。

     18.“佛骨”

     192枚。有肱骨、腕骨、跗骨、趾骨等。其中一骨床上有6枚牙齿。此组“佛骨”供奉在塔宫室内东南角。

     19.古钱币

        93枚,摆放在石函前须弥座上。其中,半两1、开元通宝18、乾元重宝1、太平通宝1、淳化元宝1、至道元宝1、咸平元宝3、景德元宝10、祥符元宝5、祥符通宝3、天禧通宝3、天圣元宝14、至宋通宝12、至和元宝3、至和通宝1、嘉祐元宝4、嘉祐通宝6、治平通宝5、残损不清3枚。

     

     

     20.舍利子

        舍利子两千余粒。形状有圆、椭圆、扁长等。白、褐黄色居多,大都为透明或半透明体。此舍利子供放在银棺中。

     

     

      

     

        双塔寺西塔北宋地宫文物的出土,对研究北宋时期瘗埋佛骨舍利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原双塔寺东、西两塔的建造时间和形制不详。明嘉靖五年(1526年)《重修双塔寺记》碑文记:“猗城一寺有双塔,而寺因以塔名寺之。古址双塔,皆在寺垣之内。历唐元以来,且罹兵燹而饥馑荐臻,群僧或流落异方,不能作张主。东塔之地,民悉田庐,而在寺中者独有西塔,尔东塔犹孤峙于寺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补修浮屠记》西塔碑文载:“本寺浮屠创自隋唐间,以壮郇邦之雄观”。在清理地宫中,发现宫碑铭文载:“大宋河中府猗氏县妙道寺创建安葬舍利塔地宫记”,立石刊文为熙宁二年(1069年)。这就证实,西塔建于北宋,是为瘗埋诸佛骨舍利而造,原高9级。笔者曾对西塔进行过考察,发现第6级腰檐上端,还有部分残留塔体向上挺伸。同时,从第二级塔内中心向上观察,亦见塔顶端中心为四方形直通苍穹,这也证实,6级以上原还有塔体。

     2.宫碑铭文刊有施主“乐仕政”之名,1993年清理的临猗县原仁寿寺北宋塔基地宫出土的石函铭文中亦出现过此人名,即载有施主“李氏、乐仕政、乐仕宗、乐仕璘”名。临猗县的仁寿寺塔和双塔寺西塔同建于北宋,仁寿寺塔为嘉祐元年(1056年),双塔寺西塔为熙宁二年(1069年),前后相距13年,均有乐仕政施舍。推测此乐氏可能系一大家族,乐仕政为长子,李氏为其母,乐仕宗、乐仕璘为其两胞弟。乐仕政族人,既是佛教的忠实信徒,该又是当县一大豪士,同助修崇,连建二塔,以企盼佛的保佑。

     3.双塔寺西塔地宫的建造是先将塔基深掘5米,然后以一层黄土,一层瓦砾回填夯打,地宫则砌筑在回填土层两米以上中端。经考察,古时猗氏县城地下水位较高,塔基以瓦砾回填,以防潮湿下沉。

     4.双塔寺塔地宫出土的文物,对研究北宋时期,佛教在民间的尊崇和信奉情况,是一批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临猗北宋时建造佛塔有五座,1993年,清理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建造的仁寿寺塔地宫时,发现宫室虽同是砖砌,但简单粗糙,宫室内未加装饰。出土的石函,为一整石所凿,函外无雕刻人物图像。所出器物有十三件。相距13年后,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建造的妙道寺佛塔地宫,规则考究,坚固玲珑。内设仿木构倚柱斗栱。装饰美观,绘画华丽。出土的石函,四周均錾刻有人物花草图案,供养佛骨舍利的银棺,制作精良,装饰特奇,堪称国之瑰宝。木棺、彩色绞料舍利瓶、青色玻璃舍利瓶以及各种材质的佛骨舍利等,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同时,从宫碑铭文中也可得知,当时为瘗埋佛骨而精选胜地,深砌地宫,金棺银椁,严置道场供养七昼夜,僧俗数千人,各持香花,供养瞻礼,雨泪而葬之。表明北宋民间对佛教的尊崇和信奉程度。

     

                               地宫碑录文

     

        大宋河中府猗氏县妙道寺创建安葬舍利」塔地宫记

        河中永福院持戒僧顺圆撰蒲人穆仲容书」

        夫觉皇垂化示相多门由众生机感千差故」

        我佛化身百亿浑同生灭实无去来涅槃圆」

        寂以随仪而施设焉故舍利者谓其真如之作用乃戒定之勋修利彼凡蒙咸归灭道矣乃」有当院主僧文聪夙寤真风颖抛俗纲舍金」张之富乐归清静之空门道行既圆善缘符」会今收集得诸佛灵牙舍利顶骨指骨等实」真身者或感应者形色圆明表里莹澈然而」宝重秘之末长乎利情益物若使生灵普祐」无先塔葬于金田者欤当今国祚遐昌」皇猷诞布可封之俗咸乐善缘时有当县豪」士乐仕政自家贿同助修崇故于兹院西北」隅以选胜地深砌地宫金棺银椁以备葬」仪严置道场供养柒昼夜满足日僧俗数千」人各持香花供养瞻礼雨泪而葬之仍后建」砖塔壹座广方肆角高耸玖层上严轮铎下」构缠宇既圆高显私故何耶我闻佛经所明」造塔感梵天之福又云壹兴供养千返生天」及以旋绕者瞻礼者暂而归依其福莫量也」塔葬弘利伏愿」皇帝万岁臣佐千秋雨顺风调兆民安泰谨」立石刊文用纪安葬舍利岁时耳焦元亨刻」熙宁二年岁次己酉拾月甲午朔玖日壬寅葬」修塔匠人乔真

     

     ① 双塔寺双塔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 北宋银棺为国家一级(甲)珍贵文物

     ③ 彩色绞料葫芦形玻璃舍利瓶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④ 青色葫芦形玻璃舍利瓶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⑤ 黑釉长颈舍利瓶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⑥ 郇瑕,临猗古时称郇瑕氏之邑。

     ⑦ 乔正安《山西临猗仁寿寺北宋塔基地宫》,《文物季刊》1995年第1

     

                 (原载国家《文物》月刊 )

     

     

     

     
     
    网站首页 | 本馆概况 | 图书馆动态 | 服务指南 | 数字服务 | 郇阳讲坛 | 翰墨临猗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临猗县图书馆 备案号:晋ICP备15009110号-1 

    晋公网安备14082102000191号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 电话:0359-4026067 传真:0359-4036067 QQ:3500207294
    举报电话:4026067 邮箱:sxlytsg@163.com 举报入口:运城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